从27人参加全运会看十堰体育的蜕变
目前,第十五届全运会正在粤港澳地区如火如荼地进行。湖北代表团奖牌榜不断刷新,十堰市27名运动员亮相多项重大赛事,创下该市历届全运会参赛人数最高纪录。其中,有6人有国家队或国家集训队经历。从郑钦文打网球到陈伯良夺得湖北体育首枚金牌;从篮球场上驰骋的王嘉欣,到女足后防线上的刘昱涵,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书写了山城的体育故事。
这份成绩单既是运动员刻苦训练的成果,也是十堰市体育产业整体发展的典范。目前,十堰凭借积蓄突破的潜力、基层的热情、群众的热情、高水平的比赛,完成了体育的“蝶变”,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向体育强市迈进。 ■ 文图/记者周伦
全运喜讯:山城运动员大显身手
9月21日,在广东黄村体育训练中心,来自十堰的24岁选手陈伯良以1506分夺得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现代五项个人赛金牌,为湖北代表团在全运会上夺得首枚竞技金牌,实现湖北现代五项全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现代五项由马术、击剑、游泳、射击、跑步等项目组成,由于规则改革,该项目难度加大。 18名选手必须在一天内完成4场比赛。在现代五项个人决赛中,陈伯良即使外界不看好他,也敢于拼搏、全力冲刺。决赛跑投以0.01秒优势战胜上海队李留昌克事件。他击败了众多国家冠军和强手,夺得了竞技体育的第一枚金牌。
陈伯良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网球名将、十堰姑娘郑琴此次将挑战单打和双打冠军。作为中国网坛的后起之秀,他在赛前训练中表现出了很强的专注力。本次全国比赛网球项目,我市郑勤文、黄吉龙、党一鸣、尚方宇四人一同参赛。四位选手风格各异,但实力相同。黄继龙的发球极具威胁,党一鸣的底线守住能力出色,尚方宇快速回应网前抽射。四位选手齐齐亮相,展现了十堰网球天赋的深厚。此外,我市拳击手王福奇、女足运动员刘昱涵、篮球运动员王嘉欣、乒乓球运动员陶昱畅等都将亮相。草根幼儿园:年轻人充满活力和希望
今年8月,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上,东风48所小学的6名队员参加了多项目比赛。 10岁队员张宇轩说:“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差距,学到了新动作,收获很多。”
这种成长的背后,是杨赛兰教练7年的坚持。 2018年,刚入职的杨赛兰发现校园里流行跳绳,但缺乏专业指导,于是他通过视频和资料自学。还多次到外地培训,取得中级教练员、二级裁判员证书。 7年时间,他将50多名毫无基础知识的学生变成了“跳绳者”,东风48小学成为十堰市一所特殊的跳绳学校。
为了备战本次比赛,杨赛兰带领队员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德战”。“恶训”:以羽毛球场为训练基地,40℃的高温下,孩子们的衣服都能把水挤出来,但没有人退缩,甚至要求加强训练。在杨飒莎兰的记录本上,明确写着改进的方向“需要增加动作难度,创新编舞”。
在十堰奥体中心青少年俱乐部,17名青少年在冰壶场的土地上进行训练。这支队伍成立于2024年10月,成员来自12所中小学,其中一半是拳击、田径等运动项目的“跨界运动员”。 37岁的包胜飞教练是一名跆拳道教练。 2023年他去武汉学习冰壶时,他说:“刚接触冰壶运动时,很难适应‘安静、精准’的蓄力方式。”
训练时,包胜飞要求很严格:“稍微卷曲一下,就会失去动力。”他的指导队员训练的声音经常是原地喊叫。 14岁的段欣妍是冰壶队的队员,多次带领球队在友谊赛中力挽狂澜。目前,球队正在备战2026年省运会。包胜飞计划引进模拟冰场,提高训练质量。
今天,十堰以“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项目内容丰富、国家队队员众多”取得了全运会的胜利。其背后是各级部门、教练员日复一日、日复一日的努力。他们构筑了竞技体育的“活水源头”,推动十堰体育从“单点突破”走向“体系胜利”,真正实现了建设“人才储备、项目梯队、发展潜力”的体育强市的长远目标。
全民健身:文体共生增添活力
晚上6点,石崖的灯光亮了起来奥体中心准时到达。篮球场上,许多组的爱好者互相较量。球鞋踩在地上的嘎吱声和进球后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在毗邻的羽毛球场,市民李女士和队友们正在打羽毛球。
四方山生态公园同样生机勃勃:夜跑者的荧光手环连接着灯带,大人们嬉戏打太极,家长带着孩子玩滑板。
群众体育的活力不仅体现在日常健身场景中,在全国比赛舞台上也大放异彩。 9月26日至27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表演太极拳项目决赛在广东佛山高明体育中心举行。武当山武当功夫团代表湖北参加42式太极剑比赛,最终获得二等奖。
截至目前,我市人均体育场馆面积已达3.03平方米,总面积9,562,842平方米。各类区域13940个,其中大区3个,全民健身路径2633条。
今年,我市加快片区建设,推动免费或低价开设MGA场所,举办新年春跑、“巴”村、武当武术“四进”等活动,培育“一县一品”健身品牌。场馆开放方面,推动市体育中心、十堰奥体中心等大型场馆免费或低价开放;重点推进张湾区体育公园、毛尖区社区健身花园等项目建设。拟新建体育公园,援建户外健身器材400余件,完成体育经济项目40个,力争实现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团结。
系统支撑:体育强城羞辱新征程
八年前的十堰全国锦标赛。 2017年,十堰拳手温银航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击败新疆建设兵团选手托合塔别克·唐格拉提汗,夺得冠军。这场胜利,标志着湖北拳击在全运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胜利。
今年1月,2025年全国少儿跳水锦标赛在十堰奥体中心落幕。 13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国运之美。随后,全运会女篮U18资格赛和全国青少年女篮国际挑战赛相继展开。其中,中国青少年女篮国际挑战赛共吸引2万名观众观赛。十堰队球员王嘉欣在比赛中帮助球队晋级。级别赛事源于十堰完整的体育发展体系。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我市依托体校、学校,形成“选拔-训练-输送”链条。今年上半年,共选拔了200多名青年人才入库。丹江口赛艇运动员陈心如调入省队;获得专项资金210万元,用于完善设施、建设教练团队;优化运动员向高等教育的过渡。 2024年,评估151名体育人才学生,推荐6名教练员参加特训。目前,我市共有2346名青少年运动员报名参加2026年省赛,已超额完成报名任务。
比赛成绩同样亮眼:2025年湖北省青少年空手道锦标赛,十堰获得8金9银5铜;2025年湖北省青少年空手道锦标赛,十堰获得8金9银5铜;在全国青少年赛艇比赛中锦标赛中,陈心如获得女子四人双桨A组铜牌,取得了我市该项赛事全国比赛的胜利。政策保障增添动力。今年,《十堰市重大体育竞赛奖励办法》和《十堰市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补贴办法》相互出台,明确了赛事奖励和训练补贴,鼓励青少年训练热情。
展望未来,我市的体育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依托武当山独特的IP文化,进一步推动武当武术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武当武术赛事品牌。在青少年体育培训方面,我们将不断完善“体教融合”机制,深化与学校、社会的合作。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建立更多特色体育项目基地,不断为竞技体育注入新鲜血液。
陈伯良获得全运会现代五项个人金牌。 (采访者提供照片)
全国少儿花样游泳锦标赛在我市举行。
我市将举办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 上一篇:北京高考报名10月25日开始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